2025年7月,西北大学文学院收到了《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寄赠的《新文学史料》杂志,共计17本。其中包括2023年至今的全套期刊 11本以及2006-2020年间的珍贵期刊6本。
《新文学史料》编辑部专门致函我院院长谷鹏飞教授,并向《新文学史料》的作者致谢,期望通过赠刊活动进一步推动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激励更多青年研究者投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之中。

《新文学史料》创刊于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迄今已连续出版47年,共187期。该刊作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始终致力于发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史料文章,集学术性、资料性、研究性与品味性于一体,已成为记录中国新文学发生发展的大型史料库,极具学术文化含量,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重视与推崇。

我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老一辈学者如单演义教授《靖华同志在西北大学》,阎愈新教授《六十年前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之发现》《再谈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兼答丁尔纲教授的商榷》,赵俊贤教授《〈保卫延安〉创作答问录》《读〈保卫延安〉手稿劄记》《琐议〈红旗谱〉中贾湘农的生活原型》等文章均发表在《新文学史料》上,在鲁迅研究和当代陕西文学研究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学院王鹏程教授的《徐志摩的“粉墨”生涯》《为什么是这个柳青——答吴新海先生》,高俊林副教授的《一则近人笔记里的鲁迅祖父科场案》,博士生朱文久《陈忠实佚文〈杜鹏程同志一席谈〉及“黄岛笔会”》等成果已在《新文学史料》发表,彰显了学院在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此外,老一辈学者如蒙万夫、张华、刘建军、蒋树铭、孟昭燕、周健等在陕西鲁迅史料与研究上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新时期以来如王富仁、李鲁歌、刘建勋、任广田、刘应争、苏冰、张中良、周燕芬等学者的著作也绽放异彩,在文献整理与研究、鲁迅研究、当代陕西文学领域深耕多年,形成“立足西北、贯通古今、融合中西”的学术特色,其贡献主要体现在系统性文献整理、跨学科研究方法创新及鲁迅研究的百年传承上。

此次《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向西北大学文学院赠送期刊的嘉行,不仅是对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在史料研究领域的肯定,也进一步激发、调动师生投身史料整理与研究的热情,必将对西北大学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衷心感谢《新文学史料》编辑部郭娟主编团队,相信《新文学史料》一定会更加丰富、深入、精彩,祝愿她越办越好!
图文来源:“观澜读书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