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方喜教授在我校长安校区文学院第一会议室作了题为《通用人工智能与艺术的未来:从马克思“机器论片段”看》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院院长谷鹏飞教授主持,我院文艺理论教研室教师和三十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刘方喜教授介绍目前国际AI格局,指出AI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AI在时代发展中居于关键地位,强调普通人也应积极参与AI学习。在谈及AGI对艺术的影响,刘方喜教授认为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正开启艺术“自动机器大生产”革命,AGI的成熟将推动这场革命走向完成。他进一步阐述,马克思的“机器论片段”为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AI是“社会大脑”生成的“社会智力”,与个人智力不同,且现代机器经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自动化革命。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刘方喜教授指出AGI将消除精神劳动内部“人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工,以及教育体制中“文科”与“理科”的隔阂。随着AI技术发展,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AlphaFold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突破便是例证。同时,AGI也将消灭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工,使每个人的劳动得到自由解放,让劳动成为像艺术创作一样自由的活动。通过解读马克思“机器论片段”中的艺术观,刘方喜教授还强调艺术不仅是意识形态,更是存在于“自由时间”中的“真正自由的劳动”。自动机器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劳动方式,资本是导致个人劳动丧失自由个性的根源,而艺术创造则是具有自由个性的活动。

讲座结束,刘方喜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沟通交流,就师生所提出的“如何认识人工智能发展在文理科方向的‘异变’”、“未来艺术发展方向为何”等问题给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刘方喜教授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当下AI发展现状,勾勒出AGI时代艺术发展的全新图景,使同学们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了前沿的指导与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