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联合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论坛”
2025-10-27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24-25日,西北大学文学院、宁夏大学文学院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三校联合“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论坛”在宁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推动西北地区高校的联合与发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宁夏大学副校长谢海涛、宁夏大学文学院院长胡玉冰等出席论坛,我院副院长杨遇青、陈晓辉,副书记陈柯,教师代表成明明、冯鸽、赵涛、张超以及三校共130多名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宁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鸿雁主持。宁夏大学副校长谢海涛、宁夏大学文学院院长胡玉冰、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鄢东和我院副院长杨遇青在论坛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杨遇青副院长在致辞中以“黄河”为喻,强调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串联三校学术合作的精神纽带。他认为,三校联合论坛的举办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并鼓励与会的同学们在本次论坛中深入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本届论坛精心设计了六个分论坛。各分论坛包括学生汇报和老师评议两个环节,主要聚焦于文学学科的不同研究领域,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与会同学就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充分展现了三校研究生的学术风采和研究成果。

分论坛一“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1”共有10名硕士生和11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杨遇青、杨学娟、陈春霞、梁凯等四位老师。与会同学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的诸多话题,如文学地理学空间书写、文本对勘、经典文本的域外传播等,展现出丰富的学术视野。

分论坛二“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2”共有21名硕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成明明、郑倩茹、王亚伟、孔德成等四位老师。与会同学围绕古代作家思想、文体研究,从文献考证、文本分析等多个视角进行探讨。

分论坛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共有15名硕士生和3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鄢冬、张超、陈晓辉、邱跃强等四位老师。与会同学聚焦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历史记忆、地域文化、创伤叙事等重要议题,展现出方法和视角的多样性。

分论坛四“语言与文字”共有18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冯鸽、闫慧颖、忻丽丽、刘贺等四位老师。与会同学研究内容涵盖汉语方言、音韵学、社会语言学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新兴语言现象与具体方言个案,整体体现出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性。

分论坛五“文艺理论与比较文学”共有14名硕士生和4名博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金荣、于凤艳、赵涛、贾海燕等四位老师。与会同学研究内容涵盖跨文化传播、经典理论阐释等多个前沿方向,整体展现出跨学科、跨媒介的研究视野和理论创新的学术探索。

分论坛六“学科教学(语文)”共有13名硕士生参与,评议人和主持人包括沈秀英、杨明托两位老师。与会同学聚焦于AI技术、数智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整体体现了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教学犯方法的创新以及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论坛闭幕式上,宁夏大学文学院院长胡玉冰教授为同学们做了题为《宁夏古文献漫谈》的主旨报告,勉励青年学者关注地方文献,实现学术“弯道超车”,并倡导在学术热点中保持理性与客观。六个分论坛的汇报人逐一回顾和介绍了各分会场的讨论和交流情况。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上,获奖研究生逐一从颁奖嘉宾手中领取荣誉证书及奖品。我校共21名研究生参加会议并发表论文,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积极的探索精神。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西北大学文学院与宁夏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协力合作的成果,展现了三校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追求与学科底蕴。论坛汇聚思想之光,激发学术之志,为区域高等教育与中文学科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为共同推动西北地区高校文学学科的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搭建了高水平的的交流平台。


附:我校坛论获奖名单:

一等奖:赵新萍、赵丽君

二等奖:周嘉丽、潘西方、张雅洁

三等奖:史瑞敏、冯建吉、张曼、江碧茹,晁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