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9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来我院调研交流,座谈会在长安校区文学院第二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来宾有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教授、党委副书记张建敏教授、副院长晏青教授、嵇美云教授、黄雅堃副教授和辅导员赵景辉老师。电影学院院长、文学院副院长张阿利教授,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柯,社科处副处长、文学院教师李有军教授,院长助理、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巩杰教授,电影学教研室主任赵涛副教授,院团委副书记殷大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阿利主持。
会议伊始,张阿利教授系统介绍了我校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他指出,西北大学作为全国综合类高校中较早开展戏剧影视教育的院校,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开设相关课程,并于80年代响应教育部号召,成为国内首批在综合大学中开设电影教育的院校之一。近年来,学科逐步形成以西部电影、陕西戏曲与“一带一路”戏剧文化为特色的研究方向,依托文学院师资与学院共建模式,持续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支庭荣教授随后介绍了此次调研座谈会的背景和目的,希望重点就西北大学在戏剧影视专业专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环节设计等方面与我院深入交流,汲取有益经验,以期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交流环节中,我院党委副书记陈柯介绍了戏剧影视专业实践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他表示,学院已构建多个特色育人平台,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积极参与地域文化调研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李有军教授结合教育部评估导向与学科自身特色,介绍了戏剧影视学科的建设思路,强调应立足西部电影、秦腔戏曲、延安红色戏剧等地域文化资源,将其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补齐短板、凝练特色。
巩杰教授则围绕学科建设与教育部评估体系的对标情况,就专业硕士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提升人才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赵涛副教授介绍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与两个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分享了中国西部影视研究作为学科的核心特色与学术根基,正逐步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学科矩阵。
殷大惟老师就学生培养与社会实践方面的举措进行了介绍。近年来,学院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等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并构建“教学—创作”双向闭环,创新推出“戏剧党课”,运用“雕塑剧场”等训练方法,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会议最后,双方就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和人才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交流。通过本次深入交流,两院不仅分享了各自在学科特色凝练、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教学创新,以及思政融合育人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也探讨了当前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现实挑战与发展瓶颈。此次会议为双方今后进一步开展跨地域、跨校际的深度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推动两校在戏剧影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与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与共同发展。
文案|程思涵 高师范
图片|高昕睿 刘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