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至14日,“数智赋能教学创新论坛暨西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修班”在太白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西北大学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主办,西北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联合承办。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外62所院校的132名教师参加了学习。我校副校长曹蓉、西北联盟秘书长张健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英卫峰主持。

曹蓉在致辞中介绍了西北大学《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结合AI和数智赋能教学等问题,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三方面阐述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她强调,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取代传统发展模式的新时代,《大学语文》要积极拥抱变革,有效利用数智技术为教学赋能,不断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提质增效。

西北联盟秘书长张健介绍了西北联盟的基本情况,联盟有120多个成员高校,举办了400多场教学服务,是国内影响力最大、教学活动最丰富、最为活跃的教师教学发展的组织。西北大学的《大学语文》在西北乃至全国有很大影响,是首批国家一流课程,是陕西省课堂思政示范课,希望西北大学的大学语文课能够带动西北地区的课程建设,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谷鹏飞教授作了《谈谈文学研究的方法》的主题报告,提出并阐述了文学研究的八大目标,列举《<文心雕龙>在美国汉学界的经典重构》《文本的死亡与作品的复活——新文本主义文学观念及其方法意义》等案例,阐释了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浩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教通识课程?》为题作了报告,他从“萝卜快跑”等三则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新闻说起,讲授了“我们面临的新变局”“如何改造我们的教学?”“人类智能的特点”“控取人工智能”“信息、数学、机器与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等内容。

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讲授了《写作的“三性”挖掘与AI写作》,通过对写作“三性”的挖掘,提出写作要捡拾身边的“生活性”、洞悉“人性”的美丑、追寻“诗性”的绚丽等观点,探讨了“人工智能应加强教师角色而非取而代之”和“时代挑战:我怎么看AI写作”等新问题。

下午的论坛由我校大学语文教研部主任、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方蕴华主持。上海大学谭旭东教授作了《创意写作中国化的经验及其发展再思考》主题报告。他说,创意写作中国化经验是多方面的,有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作家观念的转变、对人的潜能的再认识、对传统的文学写作的颠覆和改造等。

报告后方蕴华主任主持开展了“兄弟院校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主题沙龙活动,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张蓉教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牛文明教授、榆林学院原文学院院长贺智利教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院长王云江教授、《汉字文化》杂志林连通会长、杭州师范大学何二元副教授等专家学者介绍了各校《大学语文》课程发展情况,并围绕《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

沙龙后,由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秘书长陈晓辉教授作《接纳、融合与创新:基于创意写作的大学语文自救之路》主题报告,他从古代与现代、网络与未来、时间与空间、社群与社会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大学语文在创意写作的模式板块之下应该如何发展与自救。

7月14日上午的活动由西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陈然兴主持。

吉林大学窦可阳教授以《赛场上的<国学通论>》为题,分享了其教学竞赛经历,详细介绍了省级和国家级教学竞赛的各项要求和经验。

西北大学文学院成明明教授以《欧阳修<醉翁亭记>》为题,呈现了一堂优质《大学语文》示范课。成老师从《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形象、醉翁形象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入手,阐释了两种形象的文化意涵,揭示了《醉翁亭记》的深沉主旨以及《醉翁亭记》的变体之说。

西北大学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刘炜评教授分享了其在西北大学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四十年的经历与经验,勉励年轻教师抓住机遇,深耕《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底蕴的年轻一代。

西北大学文学院方蕴华副教授以《<大学语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题,介绍了西北大学成功获批《大学语文》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经验与反思。方老师重点讲了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介绍了西北大学以新文科、课堂思政、人文语文为设计理念;以侧重人文精神引领,母语高级读写能力提升为目标;以12345为设计思路打造优质课程的宝贵经验。

超星泛雅集团培训总监陈兴英以《AI+知识图谱赋能新生态智慧课程建设》为题,介绍了最新的数智赋能教学模式。

闭幕式由西北大学文学院吴宝玲教授主持。

下午负责老师带领学员老师们参观西北大学博物馆。西北大学博物馆藏品品类、数量丰富,主要包括地质、生物、考古文物、书画艺术品等20多万件各类珍贵文物和标本以及西北大学校史资料等。学员老师们收获颇丰。

在AI技术方兴未艾,新质生产力在各行各业普遍推广的新时代背景下,本次论坛和研修班恰逢其时地为全国大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数智赋能《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度广泛的交流,对推进《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科建设,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丰富多彩的新观点与新方案。

本次培训收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分社、上海分社赠书,《汉字文化》杂志社赠书以及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名誉会长林连通个人赠书。
文章版权归文学院所属
如需引用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