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浩浩文苑,百廿健行。值此一百二十年校庆之际,文学院以校庆工作为抓手,围绕学术校庆、文化校庆、情感校庆、合作校庆四大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这些系列活动把学术性、人文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把百廿校庆、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相融合,在学院上下营造了凝心聚力,蓬勃向上的校庆氛围,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双兴甲子,笃行不怠。新的帷幕已经拉开,新的纪元风华初现,西大文学人秉持“民主包容,守正创新”的理念,肩负着继往开来的使命,必将砥砺磨磐,踏实治学,精进不懈,挥毫谱写下未来华章。




一、学术校庆
(一)西北大学第二届“古代文学、文献与文论研究工作坊”
西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文献与文论研究渊源有自,前辈学者以作育人才与著书立说并重,其丰硕成果,久为学界所知。本次工作坊以“砥砺学术,解决问题”为宗旨,特邀请优秀系友与本院同仁30余人共聚一堂,切磋交流,碰撞启发,推陈出新,打破文体与学科壁垒,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着力点,俾使文学研究拥有整体之眼光以及更加丰富的对话资源与空间。

(二)建设鲁迅纪念室
1924年7月鲁迅曾来西北大学讲学,此次西安之行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建设鲁迅纪念室,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重现鲁迅在西安的行迹,将鲁迅纪念室作为我院学术传统的象征,在未来的科研、教学以及对外学术交流及宣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部分展柜 鲁迅纪念室部分展陈资料
(三)《中国文学研究文摘》创刊
本刊为文摘类期刊,每年出版一辑,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和“语言学”五个栏目,以“学术文摘”和“论点摘编”两种形式对上一年度中国文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进行梳理和推荐,旨在促进学术交流,繁荣文学研究,推荐学界新锐,传播文化思想,引领学术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四)侯外庐学术讲座
1.左东岭教授:学术研究运用别集的三个层面
左东岭教授以学术研究中别集文献的使用为例,围绕找文献、读文献、用文献三个层面,进行了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主题报告,认为对别集文献的掌握有全、真、补、选四种角度,读文献则关注文本的质量优劣、审美效果等问题,竭泽而渔是读文献的基本态度,写作的不同环节使用文献具有差异性,检索时借助电子数据库,阅读时选择别集整理本,核对引文则需使用古籍善本或影印本。

2.周荐教授:中西交流对汉语词汇数百年发展的影响
周荐教授围绕中西交流对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问题,梳理了汉语史上春秋战国、东汉至隋朝、唐至明清、明清以降这四次汉语词汇的井喷式发展情况。他认为,汉语词汇的重要发展变化,有的主要靠汉语自身调节实现,有的则是借助与其他文明互动实现的。无论是哪种方式,中西交流背景下的社会变迁都是词汇发展最大原动力。

3. 陈洪教授:东坡诗与《西游记》的互文研究
陈洪教授的报告在孙悟空形象“外来说”与“本土说”之外,提出了另一条值得研究的新线索:即苏轼诗歌与《西游记》的互文现实。他从苏轼有关“石头”的作品中,指认有大量细节可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甚至具体故事情节相匹配,《西游记》作者有可能读过苏东坡的这些诗文,从而受到启发。

4.党圣元教授: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构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域
党圣元教授以学习二十大精神中的文化建设为起始,提出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历史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当代中国社会,与现代文明建立起深度对话的关系,必须要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实的土壤中找到新的生长点,在传承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5.李春青教授:在汉学与宋学之间——谈谈经学阐释学的目标与方法
李春青教授对“阐释的目标”与“阐释的目的”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阐明了“汉学”与“宋学”之说的来源、发展、内涵、各自的优长等问题,并点明了所谓“汉学”“宋学”本质上就是两种不同的阐释学思想与实践,指出了汉学与宋学进行融合的现象——以戴震与章学诚为代表的乾嘉学人试图调和汉、宋,各取其长,成为清代儒学阐释学中最具价值的一派。

6.郜元宝教授:现代作家的古典—今典—内典—外典——以鲁迅的《野草》为例
郜元宝教授通过对“《野草》是否是鲁迅作品中最风格特异的作品”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出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四典”,即“古典”“今典”“内典”“外典”,认为看似封闭的《野草》文本中,隐藏着大量“潜文本”,与古今中外许多作家的观念都产生互文性,可以从“四典”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诠释。

(五)名家讲坛
1.赵杨教授:MALL与国际中文教育
赵杨教授以“U-learning”(泛在学习)作为引入,指出2020年新冠疫情使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国际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教师面临着互动方式、呈现方式的转变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在接受新的考验。在此基础上,赵杨教授解答了移动技术如何辅助课堂教学测试、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线上课堂的生命力到底如何、移动端课程和电脑端课程的区别之处等问题。

2.曾艳兵教授:鲁迅与卡夫卡
鲁迅与卡夫卡是同一个时代的两个伟大作家,却似乎没有以任何方式交叉、交流,或相互了解过。鲁迅关注外国文学,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任何材料证明鲁迅知道卡夫卡或阅读过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钟情于中国文化,但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缺没有留下只言片语。鲁迅与卡夫卡的差异多于他们之间的相同或相近,但二者精神乃至灵魂上是相通的。

(六)文学院“南山讲坛”
1.马乾老师:《本草纲目》药名整理与规范

2.高峰教授:晋语志延片与关中方言的接触类型和规律

二、文化校庆
(一)编撰“百廿校庆”文学院宣传专辑
为迎接校庆系列活动,加强与校友及社会各界联系交流,特编撰文学院“致敬双甲子,奋进新时代”主题宣传专辑资料,全面总结学院发展历程,展现学院知名校友、学术名家以及各类学术平台、学术成果与交流活动、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各方面工作成绩。

(二)致敬双甲子,奋进新时代——“文学长河中的西大人”秋水读书会
“秋水读书会”是由文学院研究生会创办的主题类读书分享活动。2022年4月27日,文学院研究生会、学生会与西北大学图书馆合作举办以“致敬双甲子,奋进新时代——‘文学长河中的西大人’”为主题的秋水读书会。通过西大校友的优秀文艺作品,追溯百年西大文人的血脉传承,在作品中体悟“公诚勤朴”校训的深厚内涵,共同重温西大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乐跑勾勒心意,献礼百年校庆”主题活动
为迎接西北大学120周年校庆,弘扬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鼓励同学们采用健康向上的活动方式展现对学校的感情和文学院学子的精神风貌,4月18日至28日,文学院学生会将“校园健康跑”课外锻炼活动与校庆主题相结合,在校园内开展了“乐跑勾勒心意,献礼百年校庆”活动。

(四)“百廿西大”校庆系列活动之校友篮球赛
文学院校友篮球赛,为深化校友对母校的深切情感,加强与校友的沟通联系,迎接西北大学120周年校庆,5月24日下午,文学院毕业生重返母校,与在校学生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在弘扬体育风尚的同时凸显出西大人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

(五)“文苑华章”系列活动之120周年校庆知识问答
“文苑华章”是学院品牌活动之一,通过开展辩论赛、书画摄影大赛、文学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展现文学院专业特色和文院学子的风采。120周年校庆知识问答活动于5月25日开展,通过外展答题等形式吸引全校师生参与,活动以其趣味性、丰富性、广泛性使得大家进一步了解校庆校史,达到爱校荣校教育的目的。

(六)第十届“抒雁杯”青春诗会暨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作品征集
“抒雁杯”青春诗会暨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旨在纪念西北大学杰出校友——著名诗人雷抒雁,同时传承诗歌精神,发扬原创思维,培养发掘诗歌人才。九年来,累计收到来自不同高校师生2000余首诗歌作品,经汇集后出版诗集6册,图书2本。第十届“抒雁杯”青春诗会以“致敬双甲子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于今年5月启动,收到大学生诗歌作品193份,校友诗歌作品41份,已全部评审完毕。

(七)第三十五届“黑美人”艺术节人物访谈
第三十五届“黑美人”艺术节筹办前期,通过视频录制、远程连线等方式,采访学院历年参与过“黑美人”艺术节的代表性教师、校友30余名,回忆参与“黑美人”艺术节的精彩时光,畅谈收获、展望未来,为本届“黑美人”艺术节的顺利举办,注入更多力量。

(八)编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梳理了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百廿发展史脉络,把本学科历史分为学科溯源、奠基西北、格局初成、改革开放、新世纪的启航和建设双一流六个时期,对各时期学科与师资情况、学术成就与交流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阐述,凝练了学科成就和特色,这是西北大学中文学科一百二十年发展历程的总结,也是西大文学人对百廿校庆的献礼。

三、情感校庆
(一)联合校图书馆建设雷抒雁文学馆
当代著名诗人雷抒雁是西北大学文学院杰出校友,享有“人民诗人”和“变革时代的抒情诗人”荣誉称号。其代表作长诗《小草在歌唱》曾引发读者深情共鸣,响彻大江南北。雷抒雁长期笔耕不辍,出版诗集和散文集各十余部,在当代中国文坛发挥着持续而重要的影响。值此“百廿校庆”之际,文学院联合校图书馆共同建设雷抒雁文学馆,通过大量珍贵实物资料,全面呈现这位杰出校友的创作历程、西大岁月、成就影响。目前文学馆建设工作和展陈资料已筹备完成,将于校庆之际举办揭幕仪式,欢迎广大师生和校友朋友莅临参观。

(二)文学院网站“院友工作”专栏建设
在学院网站首页增设“院友工作”专栏,搭建展示院友风采、宣传院友动态、联结院友情感的平台,及时更新院友工作推进情况。欢迎广大校友积极关注,踊跃投稿,电子资料请发送至xbdxwxy@nwu.edu.cn,纸质资料可邮寄至文学院,学院整理后将陆续更新上线。

(三)走访院友
西北大学素有“作家摇篮”的美誉,涌现出一大批笔耕不辍、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艺术家,形成了“作家群”现象,在当代文坛举足轻重、影响巨大。值此120周年校庆之际,为进一步推动校史馆建设和文学院学科发展,激发后辈学子的创作热情,赓续和发扬优秀传统,我院教师自9月以来,深入走访了文艺界诸多作家、诗人、编导等杰出校友,征集创作手稿、回忆文字、照片影像资料、签名著作、研究资料等重要实物。此次走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校友联络,产生了广泛影响,将为学校发展、学院建设发挥重大作用,意义深远。

1972级中文系校友贾平凹回忆母校求学时光

1972级中文系校友和谷为母校签名赠书

1977级中文系校友薛保勤回忆大学生活

1979级中文系校友马玉琛(左三)寄语母校

1987级作家班校友吴克敬为母校手写祝福

1987级作家班校友李康美(右二)与文学院老师交流

1987级作家班校友陶少鸿接受线上访谈

走访1988级作家班校友冯积岐(左三)

1989级作家班校友穆涛接受访谈
(四)筹建文学院院友馆
为充分发掘院友资源、完善院友工作体系、提升学科内涵建设,为学院事业发展蓄积更强动力,我院拟在东学楼五层建设文学院院友馆。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手法,将学院历届校友的珍贵照片与实物资料进行展陈,充分展现我院院友在学术领域和社会影响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文学院院友馆效果图
(五)“我的西大时光”主题征文活动
为联络院友感情,给广大院友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学院面向在校师生、海内外院友,开展“我的西大时光”主题征文活动。用文字记录青春、感恩师友、追忆美好的校园时光。线上线下均可投稿,详见学院网站链接
https://wxy.nwu.edu.cn/info/1046/4148.htm

四、合作校庆
(一)马来西亚古晋市“中华文化传播”硕士班第二期合作
马来西亚古晋“中华文化传播硕士班”项目,是我校首个面向海外、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学历教育创新项目,2018年8月正式开班,是我校在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实施对外开放办学战略的过程中,创新国际学生培养模式的新尝试。第一期共招收15名学员正式参加学习,目前已开展第二期招生培养工作。

(二)合作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
依托陕西省“文艺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进一步合作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2022年正式签订第三期合作协议,完善培养经费、导师选聘、人才培养模式等制度性保障,拓宽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范围,优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

文章版权归文学院所属
如需引用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