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教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学人风采 > 教授 > 正文

巩杰
2023-03-28    浏览次数:


一、基本情况

   名:巩杰

   别:

   族: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业:电影学

   位:艺术学博士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审稿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审片专家

所在教研室:电影学教研室

主要研究方向:电影理论与空间文化批评研究、“西部空间”影像艺术与文献研究、人类学与民族志纪录片研究、获奖电影作品与文本研究

电子邮箱gongjie@nwu.edu.cn

二、学习及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 文学学士

2.2008年毕业西北大学文学院 电影学硕士

3.2011-2012年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中国传媒大学 电影学访问学者

4.2015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电影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5年任职于西北大学文学院,2017年遴选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生导师,2018年任院长助理,2022年晋升为教授。

三、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类:

1.专著镜中景观:华语电影文化差异的空间呈现(1975-2015)》,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主编《中国西部电影研究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23年版

3.编著《事•情•理—澳洲华文作家散文精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合著《亚洲电影研究(2017)》(张宗伟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版

5.合著《电影与都市:工业、美学、类型与文化》陈犀禾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年版

6.合著《电影类型:本土实践与域外经验》黄英侠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

论文类:

1.《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与视觉景观想象——文化空间视阈下的长城影像叙事与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22年第7期CSSCI)

2.《影音文献在“西部空间”建构中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9日艺术学版(国家级报纸)

3.《黑色光影的救赎:李霄峰电影的叙事惯例与影像风格》,《当代电影2021年第2期CSSCI)

4.《京兆长安·废都西京·古城西安——电影中西安城市空间的影像呈现及文化嬗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CSSCI)

5.《更多的包容性和不同文化的认同性——关于第 92 届奥斯卡的思考》 , 《中国艺术报》2020年3月25日(国家级报纸)

6.《解读“藏地密码”:当下藏地电影空间文化审美共同体建构阐释》,《当代电影》2019年第11期(CSSCI)

7.《<过春天> : 城市空间中的青春荒芜与身份皲裂》, 《中国艺术报》2019年3月27日(国家级报纸)

8.《镜中之物:电影物象呈现的四种方式探析》,《当代电影》2018年第7期(CSSCI)

9.“他者”书写到“自我”表达——新世纪以来藏地题材电影空间呈现的“祛魅”与“还魂”》,《艺术百家》2018年第3期(CSSCI)

10.《后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转变与文化共同体重建》,《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4期(CSSCI扩)

11.中国电影“西部空间”的影像呈现与文化嬗变》,《电影艺术2017年第4期CSSCI)

12.全媒体时代小鲜肉的生产与消费》,《当代电影2017年第8期(CSSCI)

13.《华夏民族的精神史诗 农耕文明的影像丰碑——评电视剧<白鹿原>》,《中国电视》2017年第10期(CSSCI

14.《纪录片对城市形象空间呈现的彰显与遮蔽——以近年西安城市纪录片的镜像表达为例》,《中国电视》2016年第10期(CSSCI)

15.《电影数字技术美学的对比解析与辨证审思》《现代传播》2015年第3期(CSSIC)

16.1979年:中国电影的革故鼎新之变》《当代电影》2014年第4期(CSSCI)

17.《论红柯<喀拉布风暴>的审美追求》《小说评论》2014年第6期(CSSCI)

18.《足球电影:炫美运动的冥想》《中国文化报》2014年6月19日第6版“艺术”(国家级报纸)

19.《诗性智慧与诗性品格的缺失——以小说为参照分析电影<白鹿原>》《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CSSCI)

20.《教育题材电影诠释时代正能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9日B2艺术学版(国家级报纸)

21.《历史再现困境与文化观念褊狭——评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文学报》2013年12月5日第24版(国家级报纸)

22.《乡土电影对地域文化的彰显》,《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1期(CSSCI)

23.种姓制度·寡妇人生·印度风情:<>》,电影评介2009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课题类:

1.主持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国电影‘西部空间’审美共同体研究”

2.主持2018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年陕西电影发展经验与艺术探索研究”

3.主持2016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影镜像中的三秦文化空间呈现研究”

4.主持2009年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纪实影像里的河陇文化——甘肃地域文化纪录片研究”

5.主持2021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影音文献整理与传播研究

6.主持2019年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阈下西安城市精神的影视传播研究

7.主持2016年西安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安城市精神形象的影视传播研究”

8.主持2016年陕西教育厅专项科研项目文化地理学视阈下华语电影文化差异的空间呈现研究

9.主持2018年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孵化计划”项目“丝绸之路题材影视艺术的文化空间呈现及传播研究”

10.主持2018年西北大学“三大系列”研究项目改革开放40年陕西电影发展经验与艺术探索研究

11.主持2022年西北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中国西部电影研究读本》

12.主持2020年西北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纪录片拍摄中的情景再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13.主持2017年西北大学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编剧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建设

14.主持2017年西北大学教学研究与成果培育项目剧本创作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四、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1.2021年9月参加第七届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新时代的共同体叙事”银川

2.2020年11月参加第二届中国影视史学年会“影像北京与‘北京制造’:历史、现状与未来”高端论坛北京

3.2020年11月参加中国民族学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交融与共生——新时期中国影视人类学的道路”(兰州

4.2019年10月参加中国社科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影视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跨文化文明互鉴”/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北京)

5.2019年10月参加“新中国民族影视70年学术研讨会”(昆明)

7.2019年7月参加第五届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兰州)

8.2018年10月参加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周”暨“一带一路”影视国际论坛(卢布尔雅那等)

9.2018年11月参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征(广州)

10.2017年10月参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征(苏州)

11.2017年6月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青年论坛(西安)

12.2016年10月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高层论坛北京

13.2016年10月参加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九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太原)

14.2016年5月参加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届民族影视高层论坛武汉

15.2015年11月参加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戏剧影视学青年学者”论坛(成都)

16.2015年10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纪录片产业与人才高峰论坛”(北京)

17.2015年5月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和《当代电影》主办的第21届“电影学博士论坛”(北京)

18.2015年10月参加中国高等学校影视学会微电影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会议暨2015年国际微电影盛典(北京)

19.2014年10月参加北京电影学院首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北京)

20.2014年5月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当代电影》主办的第19届“电影学博士论坛”(北京)

21.2013年12月参加上海大学和《当代电影》主办的第18届“电影学博士论坛”(上海)

22.2013年11月参加北京大学首届“电影学博士生国际论坛”(北京)

23.2013年5月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和《当代电影》主办的第17届“电影学博士论坛”(北京)

24.201211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和《当代电影》主办的16届“电影学博士论坛”(北京)

五、创作情况

1.2023年编剧“千古风流人物”系大型话剧《乐天知命白居易》

2.2021年编剧“德润三秦”话剧《在那金色的田野上》(已排演)

3.2019年编剧长片电影《醉爱之城》由西安广播电视台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投拍

4.2016-2019拍摄长片纪录片《与狐谋皮》

5.2014年策划、编导纪录片《木杆秤:消失的文化记忆》《精神流浪汉:大学围墙外的“隐修者”》

6.2011年编剧/导演先锋话剧《钻石与灰烬》、小戏《补天》和《状告寂寞》

7.戏剧剧本《状告寂寞》发表于《当代戏剧》2014年第1期

8.短篇小说专辑《母爱在天上》(外一篇《龙虎斗》)发表于《延河》2015年第8期

9.组诗《在淳化》发表于《延河》2016年第5期

10.组诗《麦子与文字》发表于《秦都》2011年第5/6期

六、获奖情况

1.2022年获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2021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2020年获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2019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2019年获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2018年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著作类三等奖

7.2017年被评为西北大学2016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先进个人

8.2016年获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论文类二等奖

9.2015年获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

10.2014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1.2014年获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一等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