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2:30,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张艳茜教授来我校做了题为《路遥与< 平凡的世界>》的学术报告。讲座在我校审美文化报告厅举行,周燕芬教授、姜彩燕副教授等老师以及众多的同学参与了此次学术报告。
讲座开始之前,姜彩燕老师对张艳茜教授做了简要介绍。张艳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延河》文学月刊常务副主编,代表作有长篇传记《平凡世界里的路遥》、《路遥传》,长篇小说《貂蝉》等。
在讲座中,张艳茜教授分三个方面阐述路遥与他的《平凡的世界》。首先第一个部分她讲述路遥从平凡到不平凡的人生,张艳茜先是给我们介绍了“建国路83号”,也就是陕西省作家协会所在地的历史,这个地方孕育了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著名作家。接着,张艳茜教授给我们详细讲述了路遥从出生到成为作家的这一段历史。家境贫寒、被大伯家领养的经历造就了路遥与命运抗争的个性,看书成为了路遥抵制饥饿最好的良方。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给了路遥一个契机,他担任了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但后来发生的一起武斗命案使无辜的路遥被牵连其中,路遥的职务被免职,但这给路遥带来了命运的转折,他由对政治的热情转向了文学创作。1973年历史上短暂的恢复高考,这一时期,路遥考入了延安大学。在第二个部分里,张教授介绍了《平凡的世界》创作的背景,路遥创作的《人生》在当时轰动了中国文坛,但路遥没有就此止步,他一心想着超越自己。于是路遥回到陕北家乡,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开始了为创作“规模很大的书”做准备。在经过了艰苦的查阅资料的工作、深入生活的工作后,路遥开始了《平凡的生活》的创作。1986年,第一部《平凡的世界》终于在《花城》上发表。1988年,三部《平凡的世界》全部出版。讲座的第三个部分张教授讲述了《平凡的世界》的现实意义。张艳茜教授讲到,路遥的作品充满着温情,有着励志的精神,但还有更深一层的社会学意义。《平凡的世界》触及到了社会不公的原罪,揭示了社会制度的缺陷,带给了我们当代社会变革的信息。结束语中,张艳茜教授鼓励同学们,所谓高手在民间,就是指每一个群体中,必然生长着有才华、有志向的不平凡者,只要有志向和雄心,这个人就有可能是你。
在提问环节,张艳茜教授就学生提出的路遥在《延河》工作的经历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如何看待路遥在文学创作中的“仪式感”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答。最后,身为张艳茜教授大学同学的“文学姐妹”——周燕芬教授就这场讲座做了精彩的发言,在座师生受益匪浅,讲座完满结束。
(文:张亚一 图:陈小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