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早晨9:30,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院研究所副编审马昕老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报告,报告内容为“历史的背面——中国古代咏史诗中的翻案现象”。
讲座开始前,杨遇青老师对马昕老师进行了精简的介绍: 马昕老师除了担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外,从事古代文学研究,担任《文学遗产》杂志责任编辑,网络版副主编。在《文学评论》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家《诗》辑佚诗研究”。
马昕老师的此次讲座为我们解读历史,评价历史提供了别样的视角。众所周知,在诸多的历史还原中,正史难免有官方立场,史论也往往附有立言扬名的企图,而咏史诗则往往是私人的,自主的历史映射,成为了历史评价的“背面”。
在对咏史诗的解读中,马昕老师总共分了三大部分进行讲解。首先,他介绍了古人发表历史评价的几种方式,期中包括:史书论赞,史评专著,史论文章,以及咏史诗词。其次,马昕老师又具体地介绍了翻案的具体四种方法:1.跳出原始文献的思维定势。2突破原始文献的价值选择。这一点中还具体地包括(1)价值观念的重新选择是个人遭际的真是写照(2)价值观念的重新选择体现个人思想水平深化与进步(3)价值观念的重新选择体现社会观念的变迁。3.跨越原始文献的史实联想。4.在原始文献的空白处展现联想。最后,马昕老师有批判性地提出了翻案的陷阱问题,这其中包括了:1.思维套路。2.逻辑漏洞,例如:“虚拟假设”“倒果为因”等。
马昕老师讲座结束后,我院郝润华教授对讲座做了精彩点评。她说:“马昕老师‘后生可畏’努力的追求学术造诣的精神,值得所有的学生老师向其学习。而马昕老师关于咏史诗解读为也为我们带了解读历史和史诗的新视角。”最后,在座师生对马昕老师表示了诚挚的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