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管理制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管理制度 > 正文

西大,永远的家
2018-06-19    浏览次数:

赵雨心

西北大学第一届“情牵西大”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选

 

2011年9月我进入西大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想想当时情景,真是没有多少兴奋与新奇的感觉,因为这并不是我与西大的初次见面,事实上我和西大已经相伴18年了。

我的父母都在西大工作,我的家就在西大。记得5岁之前,我们家住在太白校区教工宿舍四号楼里,5岁时搬去街对面的新村家属院,11岁时又搬家到桃园家属区,一直到现在。

长久以来,西大对我而言并不仅仅是一所历史久远的大学,她更像是我的一个避风港,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园。我记得小时候筒子楼的一群孩子在紫藤园的假山上爬上爬下,不亦乐乎;也记得某年下大雪我们在北校区的覆满了雪的草坪上肆意的打雪仗、堆雪人,手指冻得通红也没人在意;还有刚刚学会骑自行车便绕着喷水池歪歪扭扭地向朋友们炫耀。这些温暖而美好的记忆都是西大给予我的,像是母亲对孩子的爱,总是无尽的,但似乎我们都没有学会要去珍惜这样的感情。几乎所有在西大出生成长学习一条龙的孩子都急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逃脱它,可西大从来没有讨厌过我们这些顽劣的孩子,依旧用那种绵长深沉的爱对待我们每一个人。

去年学校在长安校区举行了110周年庆典,庆典大会和文艺演出场面很恢弘。这次作为西大学生,坐在大广场参与和感受这一盛况,让我激动不已,不由得想起十年前的100周年校庆。记得那天是一个大晴天,一大早北校区的东操场就有很多人到场了,到处悬挂着彩旗,飘荡着气球,学生们穿着不同颜色的文化衫,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很多返校的西大学生头发都已花白,他们曾经在西大度过了人生中最为美妙的年华,也从这里走向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后来听到父母和邻居阿姨叔叔更多关于西大老校友们的事迹和故事,他们真是做到了“明天让母校以我为傲”。时光荏苒,如今这也成了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

每次回到太白校区,就会看到朴拙的石头上“公诚勤朴”的校训,上大学后,查阅西大校史,看到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教授曾解读过其中的含义: “‘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诚’者天地之道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亦;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也。”在我看来,坐落在古城墙西南角的西大一直是质朴的、纯粹的、宽容的。西大就像一位衣着简单合体,温婉贤淑的母亲,孕育了无数优秀子女。她总是说得很少,做的很多,她用尽心力来教育每一个孩子,给予他们一颗同样朴实而坚毅的心,她对他们寄予厚望,充满信心。好妈妈就是最好的老师,能拥有一位这样的母亲,我深深自豪。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情的,同窗情、姐妹情、兄弟情、师生情,当然更有爱情。记得以前在论坛上看到一张图,很有意思,对比了陕西几所高校学生的四年生活。让我惊讶的是,最后一张西大的图竟是一张结婚照。很多上过大学的人都说在学校里的感情是最纯粹真挚的,我想图上那对最终走进婚姻殿堂的校友,他们在大学的故事一定特别浪漫而美好。

西大的几个校区,我更喜欢北校区,因为她更具有理想中大学的模样了。茂盛伟岸的法桐、雪松,芜蔓铺展的蔷薇、紫藤,尤其是图书馆前一路琼琼透彻的白玉兰,早春时节从树下走过,必定会被那一树树玉兰花绊住脚步——沁人心脾的淡淡清香,着实让人陶醉。而到了夏季,大礼堂前,旋转洒水器给草坪浇水,那时又会看到一群小孩子在笑着闹着踩着躲着喷出来的水雾,惊得觅食喝水的灰喜鹊、麻雀也左躲右闪,一派蓬勃一片快乐。当然了,现在每天学习生活的南校区,则以阔大整端的气象伴随着我。不时的,和同学走在大环道上,望着高高的蓝天和不远的南山,想象着她再过10年50年的模样,应该也会如北校区一样更多几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在西大校园中,也随处可见拿着书本认真学习的莘莘学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图书馆前还有英语角,我也总喜欢在一旁凑热闹,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讲着流利的英语真让我羡慕不已。而如今,我也能像当初的他们一样了,真可谓,物是人新。

作为西大的孩子,作为一个西大学生,对西大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我很爱她,却更怕她会失望。一届又一届的西大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描绘着绚丽多彩的明天,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母校赢得了骄傲。诚如著名作家贾平凹所说:“今后不论在哪里工作,不论做什么事情,我永远会记得,我,是西北大学的学生。”

西大,西北大学,无论将来我走到那里,你都是我永远的家。

 

 

西北大学文学院“创作园地”所有创作,独家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西北大学文学院官网-创作园地***同学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