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习园地 > 正文

保研心路 | 刘国庆:写在橙黄橘绿时
2015-12-16    浏览次数:
写在橙绿
图文/刘国庆


  很久没有写下关于自己的文字了。当我收到学弟学妹的邀请,让我写一点有价值的东西给他们时,我感到很恍惚,迟迟不能下笔。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准确地说是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才能准确地把我这一年的心情串联起来,让它们能够不失原味的,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

  当我看着校园里满目青黄和火红的秋叶,忽地就想起了七月在南京大学老校区影壁上看到的一句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东坡的这句诗,很早前就读过,课堂上也听老师讲过,却不曾生发感动。而今,天高云淡之际,再回首几月来在南京、厦门、天津和西安之间的奔波,恍然大悟。

  去“南大”读研是我很早就定下的目标,既不为逃避“最难就业季”的压力,也不为那一纸“镀金”的文凭,完完全全是出于对读书和做研究的兴趣。因此,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考研和保研。但我却不敢妄想保研,更不用说去其他更好的学校。以上一级中文系学生保研的经验来看,学习成绩不是决定推免排名的关键,重要的是得有各种比赛获奖的加分项。而我当时的现实是,除了“拼死拼活”拿到一个省级“挑战杯”一等奖之外,几乎与其他活动的加分项绝缘。按照这个标准,我的综合排名进不了年级前三。这个名次要想在推免过程中走进名校,几乎不太可能。


  我所能做的只有提高成绩和能力。白天忙完院里学生会相关活动和任务后,大多数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在那里当然不是每天“诵读教材三百遍”,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名著和报刊上。至于期末考试,只需要平时课堂上认真听讲,再加上考前的“巩固”,就可轻松拿下。

  今年五月,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全国几所知名高校,如浙大、武大、厦大等都开始进行保研夏令营招生。当时,各个学校的遴选条件无非是学习成绩、四六级分数、科研经历等。这样的选拔标准对我来说比较有利,因为它摒除了课外加分项,以专业成绩为主。我申请了六所高校,经过漫长、焦灼的等待,最终通过三所。其中,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的活动时间和期末考试冲突,我最终能去的只有南京大学文学院。而这恰恰是我最钟情的一所。

  南大文学院的夏令营是7月8日开营,7月11日结束。我在开营前有八九门专业课考试,11日之后还有古代文学期末考试。期末复习加上准备南大复试,把我忙得天昏地暗。屋漏偏逢连夜雨,6月底,我的腹部疼痛难忍,送医后,医生说是急性结石,需要连续一周打点滴消炎。自此,我每天不得不往返于医院和考场,复习的时间更少了。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更焦灼。

  终于“熬”到7月7日,踏上去南京的火车,我心里却翻江倒海:南大会是什么样子?笔试会不会很难?如果这一次我没有成功,九月名次又不好怎么办?这些问题来回在我脑海中盘旋,根本停不下来。

  抵达南大仙林校区后的四天,应该是我一生无法忘怀的日子。在那里,我聆听名师的教诲,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志同道合的朋友,见识了高大独特的校园建筑,漂亮清新的绿化以及浓郁质朴的人文氛围。总之,南大符合了一直以来我对理想大学的全部想象。但就是在这样一个“理想国”当中,我并没有拿出信心和勇气奋力一搏。一想到我的竞争对手来自人大、浙大、武大、北师大等名校,我就感到妄自菲薄;也因为第一次走出校门,陌生化的环境使我更显孤单和紧张。笔试和面试的发挥,远不如预期。

  第二天,告别了心心念念的南大,我满目凄凉地踏上了回西安的火车,一夜不曾入眠。凌晨三点,走出西安火车站,静谧的夜色中一股热风迎面扑来,从南京夹带的沉闷和湿气瞬间消散,我突然想哭。来西安求学快三年了,平时吐槽过学校,吐槽过这座城市,这一刻,西安和西大,却是多么的温柔、亲切,我又是多么急切地想要投入她们的怀抱!坐在公交站旁的台阶上,我像一只流浪狗,数着城市里昏黄的路灯和稀疏往来的车辆,直到天明。

  回校后,一切依旧,正如当初我悄悄地去。泡在图书馆复习了一整天元明文学,平静地完成大三最后一门考试。

  暑假回家,经过一周调整,我开始了考研计划。每天早上洗漱完的第一件事就是读英语、背单词,上午复习专业课知识。下午自由活动,晚上阅读感兴趣的小说或杂志。日子平淡而踏实。暑假快结束时,我意外地收到南大文学院“优秀营员”录取邮件。但我并未太过高兴,因为我知道自己发挥不算好,很有可能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返校后,我在考研教室继续复习。说实话,那时候,跟着一群为了人生目标奋斗的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感觉真好,虽然苦,但却倍感踏实和快乐。几天后,我接到南大研招办电话,被调剂到汉语国际教育专硕,和我所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相距甚远。得知结果无法转变后,没和任何人商量,我直接拒绝了调剂。老师说我还有时间,再考虑考虑,但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有人说我很“傻”。轻言放弃了之前“含辛茹苦”的果实,冒着风险重走七月的复试之路,甚至考研。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哪儿来的这份胆量和勇气。但无论如何,我是决定破釜沉舟了。保研或是考研,我都要奋力一搏!

  今年学校的推免,来得比较迟。每一个可能保研的同学,脸上都写着“不平静”。九月半,学校官方文件下达,几家欢喜几家愁。变化最大的是“课外学分细则”,它在综合排名中的比重大大降低。推免名次基本上由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决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我不敢掉以轻心。毕竟,我已失败过一次。

  我提前申报了北师大、厦大和南开。到了九月二十多号的时候,却仍未收到任何学校的复试通知。心里开始有点急躁,复习效率也不如往常。

9月22日晚,我惊喜地收到厦大中文系的复试通知,要求我25日下午报道,当晚笔试,26日上午面试。最棘手的是还要携带推免资格证明、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以及两封教授推荐信。由于当时学校推免公示期没有过,虽然学校和院里的老师都很想帮助我,但却“爱莫能助”,毕竟保研是一件关乎每一个学生利益的大事,学校必须要确保全校公示期内没有任何异议之后,有关结果才能具有合法性。因此,我只能等到9月26日再回学校补交相关材料给厦大。第二天我早早地到赵老师办公室等他。老师已经重感冒一个星期了,昨晚收到我的短信后,冒着严寒特意赶来帮我写推荐信。随后,我又到桃园校区,请周老师为我写推荐信。从老师家回来,一个来自天津的电话,让我的一天总算不至于太灰暗,南开大学文学院让我29日参加笔试和面试。

  火急火燎回学校拿着行李直奔火车站,我又开始了一个人的征途。相比7月去南京的15小时,这一次则是36小时,但我的心态全然不同于第一次。一路上,我始终铭记出发前老师嘱托我的那句话:无论前路如艰难,都要保持西大人难得的优雅和从容。

  厦门的早晨温暖、湿润。去厦大的公交沿途带我飞跃了蓝天、白云、大海、绿树和鲜花。安顿好之后,我参加了晚上的笔试。题目是开放性的,有一定难度,但我平时有过相关的阅读,因此发挥不错。26日上午的面试,发挥也很正常。唯一不足的是英文面试,中文面试刚结束,旁边一位男老师劈头盖脸就是一堆专业词汇轰炸我的耳膜。来厦大之前,我以为所谓英文面试差不多就是问问自我介绍和“小学生对话”,结果是我“自作多情”了。

  面试结束后,伴着沙滩大海,还有厦大的湖光山色,过完了22岁的中秋。

  9月27日,我早早地来到厦门高崎机场,准备返回学校补办推免证明。舟车劳顿,到宿舍后,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早上10点前奔波于学院和教务处搞定了所有手续后,直奔咸阳机场赶赴去天津的航班。百转千回,到达南开校园,又是一片熟悉的夜。还好,公寓就在南开校内。

  厦大约定29日可查复试结果,我垂电咨询,是拟录取。松了一口气后,走进了南开文学院笔试。题目很难,是大综合,除了古今中外文学史,还有中西方文艺理论、文献学和语言学试题。这个时候,我真的很庆幸自己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以及课后的不断积累,因为仅凭暑假和九月份那有限的复习时间,根本就无法拿下那场笔试。

  下午面试,我的顺序靠后。进去后,老师们稍显疲惫。可能有了前面两次的面试经验吧,也可能有了厦大做“保底”吧,这次面试,我整个人都“开”了,和在座的评委老师天南海北无所不谈,竟有一种“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感。出来后,同学说怎么这么久,足足过了31分钟!下一位同学进去几分钟,我准备离开时,面试考场里一位男老师追了出来,问我报了几所学校,愿不愿意来南开。那个时候,我就知道,南开百分之百会录取我。

  9月30日,厦大和南开果然都给我发了“预录取”通知,北师大给我发了复试通知,让我10月8日过去报道复试,但我心中早有了选择。走进南开后,我就喜欢上了这里古色古香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欣赏我,喜欢我的老师。给赵老师、周老师和家里打电话说明情况之后,我在南开的通知上,郑重地点击了“确认”。

  那一刻,我却并没有预料中的狂喜和激动。相反,倒平静得出奇。从西安到南京,再到厦门和天津,这一路,该悲的、该喜的,我早已尝遍。今天的结果,是情理之中。
      那几日正值黄金周,买不到回学校和老家的火车票。我在南开校园又逗留了两日。国庆节那天上午,风和日丽,我坐在南开园马蹄湖畔,享受难得的悠闲。偶然听到背后有人不住称赞“南大真美”,一恍惚,仿佛又回到那最开始的七月。只不过,此“南大”非彼“南大”……我望着湖中开始泛黄的青荷,心中五味杂陈。

                        2015年11月20日

采访整理:Z.M.L      编辑:呆呆呆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