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成果展示 > 正文

西北大学文学院2023年科研成果展(1-7月)
2024-03-21    浏览次数:

2023年1-7月,文学院教师继往开来,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据初步统计,在CSSCI来源学术期刊/集刊上发表论文25篇,其中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电影艺术》《文学遗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献》《方言》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1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4篇。此外,出版著作2部,主编并出版学术刊物2种,获批重要项目2项。现将上半年主要成果摘要如下,与学界同仁共勉。


PART 01

核心期刊


1.焦欣波:“革命文学论争”与无产阶级戏剧的生成,《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戏剧长期为学界所忽视,这可能恰恰遗漏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戏剧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层互动与融合生成。通过挖掘史料,可以发现,倾向于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已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强调戏剧的“价值问题”与党派立场,在对“民众戏剧”的“弃扬”与深化基础上着手构建中国无产阶级戏剧理论,并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叙述范式及政治美学。因而,考察太阳社、创造社等关于无产阶级戏剧的批评话语、理论构想和文本实践,既能拓展“革命文学论争”版图,使戏剧史上悬而未决的无产阶级戏剧生成问题得以正本清源,又能深化戏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2.谷鹏飞:人工智能艺术的阐释学问题,《学术月刊》2023年第6期。


AI艺术作为一种由人工智能遵照算法程序而创造出的全新艺术形态,在“作者”的意识与创作意图、“作品”的创造性与创造本质、“理解”的语言与意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与人类艺术不同的阐释学特征。大体来讲,AI艺术的“作者”意识是一种拟人脑意识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它使得“作者”创作的“机心”趋同于“文心”,并萌生与“文心”相应的创作“意图”。AI艺术的“作品”创造性是智能程序基于原始素材与目标意图的比较修正而实现“藏艺于器”“藏礼于器”的表征,它基于信息的渲染匹配与设定目标的不完全吻合性而创造出出乎意料的形式与内容。AI艺术“理解”中的语言与意义,则潜在于算法系统的三重生成逻辑中,即对算法“指令”作“说明”、对语言“程序”作“解释”、对AI艺术一切内在要素作基于“说明”之上的“解释”。AI艺术的意义总体上源于一种客观化的主观阐释,其意义诞生于对语言符码的“指令说明-程序解释-意义赋予”循环阐释,并与人类如何在全新生存语境下重新定义经典艺术的相关概念攸关。



3.杨炎华:再从“们”字谈汉语语法的特点,2023《当代语言学》第3期。


本文从“们”字切入,探讨汉语语法的特点。研究发现:专有名词带 “们”表达连类复数仍然是汉语中的一个客观事实;汉语中的“们”应该分为两个,一个是普通复数标记,一个是连类复数标记;汉语中存在数范畴系统,它不是所谓的非数标记型语言;汉语名词主要不是依赖形态而是通过句法来表征可数与不可数、单数与复数等的对立和区分;汉语语法的特点是“显性标记少、隐性区别多”(杨炎华 2018)。这些研究结论的认定主要是基于“形态反映了功能”“形态不过是功能的标志”(朱德熙 1985:12)的语法分析观。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应该始终如一地主要依据功能而不是形态进行分析和比较,因为汉语语法事实常常不是一望而知的,很多语法差别都是没有显性的语法标记的,即“隐性区别多”。



4.吴迎君:晚清民初的电影知识:从开通智识到作为常识,《电影艺术》2023年第3期。


甲午战争后传入的舶来品电影,在晚清《申报》《大公报》等报纸上,被赋予娱乐以外的“开通智识”价值。民初国产电影业兴起后,各种报刊的常识增刊、栏目、文章更明确进行作为国民常识的“电影常识”建构。近代辞典和教科书阐述电影科学知识,常识读物构筑包括电影原理科学知识和电影行业操作知识的“电影常识”,新式民间日用类书把“影戏常识”塑造成国民常识体系的关键性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思想知识转型时代,最终形成“电影作为常识”的观念共识。



5.成明明:柳宗元诗歌的简淡至味在宋代的因缘际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就诗学理论而言,宋人对柳诗的简淡至味和雄深孤峭二种风格均有关注;论钟情属意,简淡至味相对获得了更多凸显和标识。次韵追和的戚戚共鸣,语典诗意的巧妙化用,诗话选本的甄别摘录等构成简淡至味的艺术实践;奇趣淡泊、从容舒缓、省力精妙和言约意丰等,构成此风格的审美体验。柳诗与陶诗相近的特点,使其无可争议的成为宋人借鉴、超越前代诗歌艺术的榜样和路径。理学家对柳诗的评价认同,以简淡至味强化了柳诗建构宋代诗学的意义价值。简淡至味风格的被选择和形塑,与其说是契合宋人面对苦难坦然接受,从容超越的文化心理,毋宁说是砥砺平和澹泊境界的宋人以理性精神涵育和彰显的诗意人生。



6.焦欣波:新秧歌剧:作为一种“人民广场剧”的构建,《戏剧艺术》2023年第2期。


被称作“街头歌舞剧”“广场歌舞剧”的新秧歌剧,是延安知识分子及其他创作群体以服务工农兵为指向,对原本具有人类文化表演性质的旧秧歌进行“人民性”改造后的新品种。这种改造意图通过政治文化的再仪式化,实现集体性的情感共鸣与利益共同,通过解决“骚情”及其关联的“丑角”“噱头”等审美中心问题,确立其独特的美学特质,且在“笑”的新义及其“世界”中表现人民的“欢天喜地”,从而完成一种新型的群体性、广场性戏剧实践。因而,基于延安知识分子的种种界定与讨论总结,可确定新秧歌剧沿着“人民广场剧”这一总体目标与方向前进的实质,即新秧歌剧的道路在于构建一种以民间歌舞为表象的“人民广场剧”。该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民戏剧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研究(1942—1966)”(21BZW157)的阶段性成果。



7.高峰:绥德方言“则”的用法及其来源和语法化,《方言》2023年第1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陕北绥德方言中有一个多功能词“则[tsa52]”,可作副词、话语标记、连词、话题标记。陕北晋语中“则”的用法存在共时差异。“则”的用法主要是从元代白话中继承下来、发展出来的,与明清白话的关系较为疏远。通过比较共时和历时语料,发现“则”的演变形成多重语法化链,其共同的出发点是限定动作的范围副词。“则”首先从范围副词分化出表义不同的语气副词。接着,语气副词作为一个整体又分别演变为:①关联副词,进而连词;②话语标记;③话题标记。其他陕北晋语的“则”的语法化路径与绥德话相同,不过榆林、横山、子洲、延川等方言的“则”没有话语标记的用法,神木话没有话语标记与话题标记的用法。



8.李浩:新见柳宗元七世祖柳庆夫妇合祔志初探,《文献》2023年第1期。


该文为作者关于唐代新出土文献的系列论文的最新力作,首次披露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新近入藏的柳宗元七世祖柳庆夫妇合祔志贞石录文。这组新出现的重要唐前文献,不仅对于了解北朝后期社会政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细化中古隋唐士族的家族演生、迁徙变化,特别是对深化唐 87 代柳宗元家族以及唐代古文运动研究,都具有极重要的价值,从中可映证南北朝时期士人的迁徙流动,回溯柳氏“西眷”的北归;订正柳氏家族叙述中的一些问题,对柳氏家学等相关问题提出新的认识。通过对新见柳宗元七世祖柳庆与夫人裴丽华的夫妇合祔志,与柳氏家族的其他新文献和传世文献往复比较,可以提供一些新史料,订正史籍的一些讹误,弥补一些缺漏,深化并细化已有的北朝隋唐文学研究。



9.杨遇青:李梦阳广信狱及相关事实考论,《文学遗产》2023年第1期。


明代复古派领袖李梦阳以文章气节享誉文坛,却在广信狱事件中险些身败名裂、声名尽丧,该事件对弘正复古文学产生重大影响,但其中是非原委及背后的政治博弈、人物关系仍有待深入辨析。广信狱包括李梦阳与江西抚按官员江万实、郑岳、吴廷举及淮、宁二府等互相讦奏的一系列案情,存世史料聚讼纷纭,私家著述和官修《明史》对此形成了针锋相对的纪述,后者采信《明实录》的倾向性叙事,将李梦阳塑造为刚愎险薄的形象,认为他沦为了朱宸濠政治操弄中的马前卒。但广信勘狱意外地促成李梦阳与诉讼对手的互相谅解,使官场斗争发展成为君子之交。澄清广信狱的关键事实与历史书写,对我们理解这一时期士大夫的政治处境与文学生态具有积极意义。该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诗纪事》校证、研究与补遗”(项目编号20BZW116)阶段性成果。



10.仲济强:张承志<黄泥小屋>的记忆政治与责任伦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1期。


受鲁迅启发,借助对创伤记忆的宗教性救赎,张承志试图反思暴力,激活行动力,阻断恶意的蔓延,重塑共同感,召唤尊重生命同质性与异在性的责任伦理,再造多民族互敬互爱的共同体。他在《黄泥小屋》里主动放弃了共同语,使用了带有西北粗粝的生活方式印记的西海固方言,试图用他人日常话语的本然面目来再现他人那具有异在性的面容。因此,《黄泥小屋》再现出来的“尖锐粗厉的喊声”“拖长的强调和激昂的尾音”,都随着西海固的山势而低昂,契合着大山深处回族同胞“酸辛、光荣、折磨和不平”的生活节奏,昭示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方式。该文是仲济强所主持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号:2022H075)阶段性研究成果。



11.吕仕伟:抵牾及修正:田汉的选集删改与“左转”的完成,《文艺研究》2023年第1期。


田汉戏剧思想“左转”的完成过程表现在两个时期的选集修订中,通过厘清这些选集文本异动的意义,能够发现田汉的戏剧思想转变过程。《田汉戏曲集》的出版变动呈现了田汉戏剧思想转向的细节及其政治文化受容程度,田汉对《田汉戏曲集》的修订,表现出他融阶级理念于旧作的“左转”戏剧技巧,但20世纪30年代田汉的政治转向与戏剧创作经验之间有着难以忽视的抵牾。田汉在50年代的剧作修订中调和了阶级转向的政治诉求与戏剧情理创作逻辑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以宿命话语的抹除增强现实反映功能,以阶级共同体的塑造削弱阶级斗争理念,以删改方式控制小资产阶级意识的显性外溢,以取消艺术主体认同的方式强化“左转”政治认同。田汉在《田汉剧作选》《田汉选集》的修订中,完成了对二三十年代剧作的改造和修正。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文论本体阐释的学理研究”(批准号:22BZW029)阶段性成果。



12.雷鸣:卫生问题与20世纪 80年代乡土小说中的“农村新人”形象建构,《中州学刊》2023年第4期。


论及“农村新人”,学界通常认为其致力于承担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表达任务,具有宏大叙事、崇高美学、理想主义的特征。但 20世纪 80年代的乡土小说在塑造改革时代的“农村新人”时,却显得丰富与复杂。这一时期的乡土小说对“农村新人”形象的塑造,聚焦农民个人的卫生问题。小说叙述“新人”将刷牙作为挑战乡村传统的方法;书写因其讲卫生而身体散发香味,借此指认“新人”认同改革的立场取向;描绘其所穿服饰的洁净状态,表征一种新的文化觉醒。卫生问题在成为塑造“新人”形象、传达改革诉求表意装置的同时,还存留了诸多当时的乡村生活信息,并由此建构“农村新人”塑造的一种生活化与人性化的新模式,昭示出新时期文学转型的方向。



13.周燕芬:王汶石《黑凤》重读——兼论陕派长篇小说创作诸问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王汶石以“短篇小说作家”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1959年创作的《黑凤》是王汶石从短篇小说向长篇小说进发的一次尝试。小说所写故事发生在1958年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历史时期,表达了特定时代的思想精神内涵,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除受到当时社会政治运动和文学普遍风气的影响外,在小说写实的笔墨和叙事的缝隙中,也潜藏着历史原生态场景和人生内容,比作家主观预设的单一主题更为丰富复杂。王汶石早年曾有宏伟的长篇小说创作计划,因外在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思想艺术局限,致使王汶石与杜鹏程、柳青一样留下了长篇小说的“未完稿”,也给后人留下了英雄豪杰壮志未酬的遗憾与慨叹。



14.郝润华:《凉州词》“黄河远上”文本的文献学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


王之涣《凉州词》一诗,作为唐代边塞诗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流传极广,影响深远,但在流传中却造成十分复杂的文本形态,由于明代以前版本的稀少,近代以来的学者多从艺术特色、地理空间、时代环境等角度对此诗文本的差异性进行推测性讨论,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无一定论。其实,从文献学方法的解读视角也可透视出此诗文本的一些信息。“黄河远上”本,从历代注家的诠释角度考察,其所以通行,文本语言具有一定合理性;反观历代诗歌的评点阐释,其艺术特色也远超“黄沙直上”本。



15.谷鹏飞:“业余”文艺评论的价值——以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评论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2期。


北宋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自创生后,围绕其艺术主题、艺术内容、艺术风格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争论形成了两大基本观点:一类观点认为,画作是画家师“心”“写意”的产物,旨在表达画家自我超拔的心灵;另一类观点则认为画作意在师“目”“写实”,是画家“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结果。这两类观点何者更为恰切?参考围绕画作所作的“业余评论”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画作,即画作不是画家目视心记式写生,而是应物向心式创造,是画家将广袤宇宙(心象)与全景山水(物象)及阔大心灵(心意)相冥合的结晶。相较于围绕作品所作的多样主流“经典评论”,“业余评论”的价值在于:它能补充、修正甚或颠覆经典评论,并以别样方式揭开作品意义的神秘面纱,赋予作品以更加丰盈的意义;同时,它解构经典文艺评论的固化体制,带来文艺评论本身的进步,最终促进艺术的创新。



16.谷鹏飞: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问题,《西北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全文转载。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最为重要的成果,一直指引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结合,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创新发展,在学理方法上需要运用“新格义”阐释法,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标准各自所包含的观念逻辑与理论意涵进行新格义阐释,最终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的新内涵、新形态。由于此种新内涵与新形态是以不断变化着的当代中国文学现实为基础,以文学批评的思想、内容、形式、功用为进路,通过打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性、历史性、审美性、人民性标准与中国文学批评“道”“文”“质”标准,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逻辑、情感逻辑、伦理逻辑与知识逻辑的统一,因而它可以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在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成为一种统一文学创作、鉴赏、教化、批判与行动五重目标的全新文学批评共同体。



17.高峰 王美玲:《晋语志延片与关中方言的接触类型和规律》,《汉语学报》2023年第2期,商务印书馆。


晋语志延片处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地带,志延片老户话与关中方言的接触类型属于输入型。方言接触所致志延片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包括中古果摄、假开三、遇摄的读音,咸山摄舒声韵的韵类分合等;其次是借入少量关中方言词语,再次是个别语法迁移现象。方言特征输入的方式,语音有规则借贷、音值借贷、语音叠置;词汇有整词借贷、近似借用、多词择一、词语叠置;语法有借用语气词、重叠词与儿化词的融合、语法叠置。双方的接触具有三个特点:方言接触具有单向性;输入的是关中方言中一致性强的早期特征;语音借贷的速度最快、程度最深,词汇借贷次之,最后是语法借贷。从趋同策略看,则有去典型化、择一求同两条主要路径。



18.谷鹏飞:公共空间的三大类型与三种阐释范式,《广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5期全文转载。


公共空间作为人类公共活动的结晶,虽具备技术化圈定的物理空间属性,但更为本质地指向社会存在、伦常规范与美学符码等象征空间属性。公共空间的社会存在属性是由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催生,它凝聚了公共空间中不同社会主体及其生产关系,并在批判性阐释中实现社会公共空间的意义建构。公共空间的伦常规范属性是由私人想象与私人道德相互叠加而生,它挽结私人性道德与社会性道德而成公共伦理规范,并在规范性阐释中实现伦理公共空间的意义建构。公共空间的美学符码属性是由身体的感觉与心灵的外延交互而生,它调和私己性体验与共通性情感而成公共感知,并在调节性阐释中实现审美公共空间意义的建构。三类不同公共空间的生产与阐释,本质上是对人与人性不同面相的生产与阐释,其最终目的在于探索一种通向未来的“可能的人”与“可能的世界”。



19.董雯婷:《奥卡森与尼科莱特》和“李娃传”的性别反转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23年第1期。


作为中古时期传奇文学的代表,中世纪罗曼司《奥卡森与尼科莱特》和唐传奇“李娃传”都讲述了一对身份差距悬殊的情侣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两个文本的男女主人公在性格气质和叙事功能方面明显性别反转,且作者对男女双方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完全不同。这在同时期类似题材的罗曼司和传奇文中十分少见,似乎有悖于主流的性别认知和价值观念,曾在中西方文学史上引起许多学者的讨论。将这两个文本置于传奇文学的视域内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所承载的文学传统、文类精神和社会现实,可见这两个特例并非单纯的性别问题,而是与传奇文学“边缘性”的人物特征和“越界”的内在追求关系密切,同时反映了上升阶级的主体意识与社会政治诉求。



20.谷鹏飞:“新格义”阐释:西方文学社会学阐释的本土化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23年第7期全文转载。


西方文学社会学阐释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阐释学的一种主流方法,虽已经历了四十余年的本土化历程,但因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社会学阐释方法及中国传统文学社会学阐释方法在精神上的相契而长期遗忘了自身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本土转化。今日西方文学社会学阐释要实现真正的本土转化,形成自身的“中国形态”,须以文学社会学阐释的公共性原理形态为基点,通过融合华裔学者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诠释学”与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格义”阐释法,对中西文学社会学阐释各自所包含的“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五层次文本意涵进行“共现”“分梳”“比堪”“融通”四步骤的“格义”阐释,最终形成一种西方文学社会学阐释的“新格义”阐释形态。此种形态,应是西方文学社会学阐释本土化后的真正“中国形态”。



21.关峰:周作人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对古文学的调查与整理阑入了中国现代散文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其动因源自周作人早年留学所处的革命环境,及“五四”时期形成的人道主义文学观。新生运动影响了尚处于被引领和启蒙状态中的周作人,并充分体现在后来他所厘定的言志派谱系中。对韩愈、试贴诗、八股文和桐城派的批判是周作人建构现代散文诗学的重要一环。战时的周作人提出两大改革与三盏灯火,源于对道学派的反驳。周作人介入个人日常生活现代性体验,道德、智识、个性、趣味等乃是具体表现。周作人从思想到艺术的一系列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生态,包括美文、近代散文、杂文等散文理论的倡导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甚至培育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化散文和大散文,产生了当代反响。



22.杨炎华:《耀州方言复数表达形式》,《语言研究》2023第1期。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北方言复数研究逐渐受到学界关注,陆续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张成材1958等)。不过相比较起来,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尤其是针对关中地区的区域性专门研究相较少。本文报告了关中地区耀州方言的复数表达形式。耀州方言复数表达形式类型相对丰富,主要类型有三种:加标型、变调型、变调且加标型。加标型主要用于构造名词的复数表达形式;变调型和变调且加标型都主要用于构造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从历时层面看,耀州方言复数表达形式的演变遵循如下规律:加标型>变调且加标型>变调型。



23.张碧: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的几种途径,《符号与传媒》2023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基于不同哲学思想谱系,从符号学角度对艺术活动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考察和阐述。不同马克思主义者在表述各自符号美学理论及观念的同时,既显现出对艺术与美学的不同观照方式,也表达了不同的符号美学观念或方法。



24.雷鸣:“后乡土中国”如何讲述——论罗伟章的《谁在敲门》兼及乡土小说的范式转型,《阿来研究》第18辑。


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为“后乡土中国”,农民、城乡关系、村庄共同体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罗伟章《谁在敲门》一方面改变了乡土叙事传统经验中的那种建立在知识分子优越感基础上的批判伦理取向,建构了一种平等、宽容的新乡村叙事伦理。另一方面摆脱过去乡土小说对乡土进行理性而逻辑掌握的创作路径,建构现象学意义上的乡村日常生活诗学。如此,为我们如何真正有效度地书写后乡土中国,真切表现当下乡村之变,提供了诸多启示,亦为乡土小说更贴合当下乡土,传递了创作范式转型的路径:首先,尊重乡村的本体地位与独立价值;其次,全方位理解乡村新变的趋势。再次,改写城乡二元的张力关系。最后重塑农民形象。




25.张文利:宋代理学诗学会通研究的基本层面,《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秋之卷,2023年3月。


近40年来的宋代理学诗学的会通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学术价值毋庸赘言,但也暴露出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为三方面:泛理学化、“两张皮”现象、研究中的有意回避。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界对理学诗学相关概念范畴、研究理念、基本问题等的认知上存在分歧与偏差。还原宋人会通兼容的多重身份属性,还原宋代文史哲兼容并蓄的学术谱系,是会通研究的必要前提。对会通研究中诸如“圣贤气象”“温柔敦厚”“老成美”等基本命题的深入阐释,是深化这一研究的必由之路。



PART 02

著作

1.张文利:《理禅融会与宋诗研究》(修订版),台湾兰台出版社,2022年12月。


本书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切入,考察宋代理学与禅学的交相融会及其与宋诗学理论及宋诗创作实践的关联。作者标举“理禅融会”这一核心范畴,指出由此形成了宋代文化的新特质,探析理禅融会下的宋诗学理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石,对宋诗进行个案的分析与研究。本书于2004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出版发行,2006年获西安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此次修订再版,基本一仍其旧,主要修订了行文和引文的不准确、不规范处。



2.《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本书首次完整地梳理了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百廿发展史脉络。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及“西学门”之“文语科”,一百二十年来,经历了晚清民初的吐故纳新、西北联大时期的蓬勃发展、建国以来的沉潜邃密、改革开放的新新相融,乃至新世纪以来峥嵘灿烂,时至今日,文学院已构建起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专业人才全面培养体系。在这期间,群贤毕至,俊采星驰,栉风沐雨,弦歌不辍。著名学者罗常培、黎锦熙等曾在此执教;张西堂、傅庚生等长期于此设帐讲学,奠定了学院发展的基础,学院培养了牛汉、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雷抒雁、贾平凹、迟子建、黄建新、万武义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作家、诗人和编导人才,享有“唐代文学研究重镇”和“作家摇篮”之美誉。本书把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史分为学科溯源、奠基西北、格局初成、改革开放、新世纪的启航和建设双一流六个时期,对各时期学科与师资情况、学术成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阐述,凝练了学科成就和特色。



PART 03

学术期刊


1.《唐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辑(总第23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6月。


本刊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刊,每年出版两辑,主要刊发海内外关于唐代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刊物现为AMI核心集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CNI名录集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来源期刊。第23辑设“作家与作品研究”“文献研究”“学术评论”“专题研究”“学术新秀”五个栏目,汇集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美国圣·彼得大学等海外高校的学者在唐诗、唐文、唐代小说、唐五代词等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既有理论层面的探索,又有辨析考据等实证研究,为学界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参考。


2.《中国文学研究文摘》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5月。


本刊为中国文学研究论文文摘丛书之第二辑,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五个栏目,以“学术文摘”和“论点摘编”两种形式对2021年以来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优秀论文予以转载和推荐,并以栏目专家撰写的“主持人语”作综述与导读。入选论文经过栏目组初审、主编复审和同行专家的外审评议,力求在宏富丰硕的年度学术成果中,略其繁博,集其清英,摘选最具问题意识与原创思想的成果汇于一刊,展现中国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本辑“学术文摘”转载论文67篇,“论点摘编”转载论文111篇。


PART 04

社科项目


1.李有军:获批2023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项目名称:《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艺术道路及其启示》,批准号:2023-A-06-139-694。


项目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前身)戏曲生产为主体研究对象,结合20世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语境,全面考察“政治”“文化”如何深度契入并规范着民众剧团戏曲(秦腔、眉户、秧歌等)艺术生产活动,揭橥“人民性”何以成为民众剧团文艺思想的主体精神引领,进而建构延安文艺戏曲实践关于民族国家的空间想象。民众剧团的戏曲实践构成与《讲话》精神“互动”的典范“文本”,开创了秦腔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典范意义的“人民性”艺术范式,对新中国戏曲改革产生了显著影响。理性考察民众剧团戏曲实践与“革新”理路,形成一种强烈的当代观照,对当前戏剧发展与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雷鸣:2023年度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纪录片剧本《文化遗产里的陕西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我们日用而不觉得文化遗产中,记录时代变迁,书写着百姓日常,蕴藏着我们把握当下、把握未来的力量。该片通过对陕西历史文化遗产故事的讲述,让观众更好地触摸历史脉搏、品悟当下生活,在以小观大、润物无声中涵养性情品格、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