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易卜生委员会主办、挪威特罗姆瑟大学主办的第13届国际易卜生大会,6月18日至24日在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市举行。我校文学院高字民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提交了题为《等待情郎到永远:索尔维格与王宝钏比较研究》的论文,与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易卜生研究学者进行了交流研讨。
亨利﹒易卜生是挪威享有世界声誉和国际影响的戏剧家,从十九世纪至今,他的作品以至持续上演,有关他的研究也遍布世界各大洲,从未中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跨文化学术组织,“国际易卜生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对于易卜生艺术成就的介绍、演出和研究,以及协调主办“国际易卜生大会”。按照惯例,大会每三年选择一个不同的城市举办一次。第12届在上海举行,由复旦大学承办。
本届会议以“易卜生与世界戏剧”为主题,来自世界四大洲的120多名学者、艺术家就“易卜生与跨文化交流传播”、“易卜生与世界文学”、“易卜生与戏剧空间”、“易卜生作品的审美接受”、“易卜生戏剧的翻译实践”、“易卜生与民族戏剧”、“易卜生作品的舞台呈现”等分论题展开讨论。本届大会中国由来自上海、香港、南京、天津、西安、武汉等城市10多名学者参加,高字民副教授的论文《等待情郎到永远:索尔维格与王宝钏比较研究》从跨文化戏剧的角度比较了两位为爱情痴心等待的“女神”——易卜生《培尔·金特》中女主人公索尔维格和中国戏曲中一个著名形象王宝钏在思想内涵、审美特征、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异同。
6月23日,大会进行了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际易卜生委员会。来自香港公开大学的谭国根(Kwok-kan TAM)教授当选为第13届国际易卜生委员会主席。这是继年南京大学何成洲教授之后,中国人第二次当选该委员会主席。